天气预告
今日头版
华商旧事
▲3月24日,陕西省教育厅官网发布8部门联合印发的《陕西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骨干体系建设、落实待遇和经费保障等5个方面对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作出规范。到2025年 培养一批硕博层次中小学教师、校园长
《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5年,完善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培养培训服务体系,培养一批硕博层次中小学教师、校园长,定向培养一批优秀中小学教师,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开展基础教育校园长队伍骨干体系建设,教师培训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精准化,建成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和教师培训示范基地,教师队伍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教师发展保障无力。
到2035年,顺应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建设要求,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构成招生、培养、就业、持续发展一体化高质量教师队伍成长模式。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规范高效,基本实现教师队伍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顺应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省要求,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推行师德师风考核负面清单 明确监督部门
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建设,落实认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一直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设立一批省级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将师德规范纳入师范生培养、新教师岗前培训和退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组织领导体系,每年九月为“师德师风宣传月”,积极推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原则》落地生效,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办法和机制,推行师德师风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师德师风突出问题专项管理,明确师德师风监督部门和专职机构,畅通问题赞扬渠道,对教师失德违纪行为坚持“零容忍”,加大教师失德违纪惩处力度。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环境,落实《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提升教师依法执教能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建设教师教育学院
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和一流师范专业建设。支持省属师范院校深化综合改革,积极申报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引领带动地方和区域教师教育发展。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实施杰出教师培养计划。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建设教师教育学院,支持高校加大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培养工作,着力培育一批艺术(音美)、体育与健康、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科学教育等紧缺师范专业人才。切实推动师范院校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主责主业,改进和完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师范类专业比例逐渐达到60%以上。开展陕西高等学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引领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推动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 鼓励联合培养定向师范生
实施“优师计划”,推动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鼓励各市与高等师范院校联合培养定向师范生,为乡村学校补充优质教育人才。
落实师范类“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机制,探索科学规范的师范院校和教育学科分类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引导师范类院校办好师范教育,推动师范专业特色发展。依托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师范类专业办学监测机制,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使用于师范教育教学改进,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做好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推动陕西师范大学、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协同发展,支持省内其他薄弱师范院校全体提高办学水平,为乡村教育和乡村复兴提供人才保障。加强建设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面向基础教育教师开展学历提升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打造集高层次教师人才培养、教师发展研究与高端智库建设、专业能力提升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平台,全面助力陕西和西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落实中小学教师每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计划
坚持培训服务教师专业发展,重点建设20个左右承担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培训任务的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培育200个省级示范性培训实践基地。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师培训”平台,促进教育培训数字化转型。落实中小学教师每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计划,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素质。
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三级两类”骨干校园长培养计划,推进陕西省基础教育名师名家培育行动计划,打造一支有陕西本土特征、全国影响、国际视野的教育家型教师队伍。选拔优秀教师和校园长参加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培养培养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名家。
逐渐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 加强普高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
进一步完善教师资历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资历证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教师必须取得相应教师资历,持教师资历证上岗任教。
强化师范生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监测,在开展教师教育院校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审核和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审核的基础上,推行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师范生和教育硕士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历制度。
落实城乡统一教职工编制标准。根据教育发展实际,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统筹配置,优先保障教学一线教师编制,逐渐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加强对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满足高考综合改革需要。
中小学教师评定高一级职称时,必须具有农村学校任教1年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经历
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公办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的归口管理,着力处理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的问题。持续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合理确定交流轮岗范围和比例,县域内交流轮岗的教师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名师(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等)、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30%,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无效提升交流轮岗工作质量。建立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帮扶制度和“组团式”帮扶活动,扩大优秀教师专项支教计划,实施“三区”人才专项行动计划,推动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处理乡村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的问题。
深化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新时代教育综合评价改革要求,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实行分类评价。中小学教师评定高一级职称时,必须具有农村学校任教1年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经历。对长期在乡村学校工作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按规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渐赋予具备条件学校中级及以下教师职称评审权限,学校可在岗位空额内、不低于全省标准的基础上按年度自主开展教师职称评聘,按看管理权限推荐或聘用高级职称和岗位,结果按管理权限由教育部门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按照国家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指点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各地可在规定岗位结构比例最高控制目标内,研究制定不同地域、不同学段、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学校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强化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建立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
支持中小学构建智能教育教学环境 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力度
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建设。依托“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加强名师名校长线上工作室建设,推进教师线上研修常态化开展,建立“名校+”“名师+”“名教研员+”的网络帮扶体系,精准推送名师名校长实践案例资源,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城乡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助力乡村复兴工作。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项目,全面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支持中小学构建智能教育教学环境,利用智能化学习工具支持教师精准分析学情,开展个性化教学,支持师范院校推进师范生及教师数字素养及人工智能使用能力研究,打造“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的实训教学和教研平台,服务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终身发展。
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力度。持续实施“特岗教师”计划,重点为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学校(教学点)补充紧缺学科教师。完善乡村优秀教师疗休养制度,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对全省农村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退职乡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授予“陕西省乡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每两年奖励500人。持续实施“中小学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对口帮扶偏僻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带动全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全体素质提高。
鼓励逐渐提高乡村教师补助标准
《方案》重申要完善义务教育教师随当地公务员工资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健全和完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优化绩效工资结构,突出岗位工资在基础性绩效工资结构中的权重,无效体现教师所聘岗位、岗位职责、工作量和工作绩效。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有基础上逐渐提高补助标准,依据学校艰苦边近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构成“学校越边远、条件越艰苦、从教时间越长、教师待遇越高”的新格局。
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处理教师队伍住房困难问题。
制定出台教师激励支持政策,健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和特级教师评选向贡献突出的教师倾斜,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教师依法执教的职业权利,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持续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支持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成长,确保各项教师激励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在全社会营建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01.阎良区赏花研学体验游线路:
北屯街道李桥村梨花→关山街道北冯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甜瓜文化馆→武屯街道国强现代农业园
线路特色:休闲观光、科普教育
周边景点:百跃羊乳集团02.长安区春季休闲观光体验游线路:
王曲街道南堡寨村长安唐村中国农业公园红梅园→太乙宫街道新南村大秦岭兰花种植基地→王莽街道(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清水头村桃花
线路特色:休闲观光、科普教育
周边景点:关中民俗博物院、常宁宫03.鄠邑区乡村休闲体验游线路:
甘亭街道东韩村农民画展览馆→玉蝉街道天桥村天桥湖景区→蒋村街道柳泉口村桃花
线路特色:休闲观光、田园美景
周边景点:渼陂湖历史文化景区
04.蓝田县休闲体验赏花游线路:
华胥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阿氏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杏花→三官庙镇里峪湾村槐谷生态农业观光园→前卫镇白鹿原鹿走沟村休闲农业园区→前卫镇白鹿原影视城→九间房镇桐花沟村民宿
线路特色:田园景观、休闲观光
周边景点:董岭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华胥陵、水陆庵05.醉美高陵·“畅享自然 乡村兴貌”研学采摘游线路:
泾渭分明观景台→通远街道东张市村观光采摘园→通远街道通远村生态农业体验园
线路特色:休闲采摘、观景研学
周边景点:高陵区博物馆06.鄠邑区最美八号公路乡村旅游休闲线路:
石井街道蔡家坡村终南剧场→石井街道栗峪口乡村会客厅→石井街道直峪口村文化艺术中心
线路特色:田园观光、民宿文化
周边景点:钟馗故里欢乐谷度假村、金龙峡
07.临潼区休闲体验游线路:
骊山最美环山公路→零口街道零塬村桃花园→油槐街道南张村万邦农业园区
线路特色:休闲观光、赏花踏青
周边景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华清宫
08.西咸新区采摘赏花休闲游线路:
秦汉新城周陵街道黄马严村草莓采摘→空港新城太平镇孙家堡杏花→泾河新城茯茶镇
线路特色:采摘品茗、赏花休闲
周边景点:乐华欢乐世界
09.灞桥区春季赏花采摘休闲游线路:
席王街办西张坡村樱桃谷→狄寨街办白鹿原麦草人农业园区→狄寨街办白鹿原秦灞农业园区
线路特色:亲子采摘、休闲体验
周边景点:白鹿仓、鲸鱼沟景区
10.周至县人文观光赏花休闲游线路
:秦岭国家植物园→周至水街→厚畛子镇老县城村
线路特色:赏花踏青、休闲体验
周边景点:中国周城25日-26日,来民乐园万达2023西安首届元·春车展感受新车魅力,体验补贴的实力吧。
从湖北而起的“车市补贴”迅速席卷全国,西安市也迅速跟进,4月30日前购买新能源车乘用车补贴2000—6000元不等。补贴大潮下,西安需要一场日常的车展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补贴的魅力,来给车市增添活力。首届元宇宙车展让你感受新车,体验补贴。
热点资讯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办法》对校外培训机构财务活动提出了全面规范要求。其中明确:禁止上市公司、外商投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禁止中小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培训机构。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将于5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不得在搜索政务服务网站、网页、互联网使用程序、公众号等的结果中插入竞价排名广告。未经用户同意、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交通工具、导航设备、智能家电等发送互联网广告,不得在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或者互联网即时通讯信息中附加广告或者广告链接。
▲近日,海南临高一名女孩遭遇校园霸凌,被多名女孩殴打的视频在网络流传,
▲近日,网友“北极鲶鱼”因发布“家里有9位数”、家人“感觉贪了”等言论引发言论3月24日,该网友爷爷钟先生回应称家中有9位数的说法不实,他表示本人2007年退休,曾任深圳区级交通局局长,“老老实实就这样干到退休”,目前相关单位正介入调查。钟先生表示,网上部分言论为网友辟谣,孙女因其争议言论正哭得一塌糊涂,“我也写了材料给领导,一定要调查清楚,怕影响我们单位声誉和孙女读书。”详情▲3月22日,安徽宿州。女子实名举报医生丈夫婚内出轨护士长,拒绝领取两个孩子生活费学费。女子表示,父亲晕倒时本人抱着丈人骨灰盒仍与小三联系…3月24日,宿州市立医院发布情况通报称,目前已暂停当事人工作。医院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近日,成都一名家长称孩子被成都金菠萝幼儿园的老师揪着耳朵拖拽了数米远,孩子还被老师带到监控盲区扇耳光,长达四、五分钟。3月24日,记者从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获悉,涉事幼儿园的女老师已被开除,家长对处理结果表示接受。
▲近日,一博主发文称,一女子在求职时因其已婚未育遭拒。网友表示,该公司直接在求职须知的文档里标明需要单身或者已婚已育的。就此事欧迪明电子科技一工作人员回应称:确实优先考虑已婚已育或单身,目前退职的员工也均为已婚已育或单身。
打击目标是“受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支持的武装组织使用的设备”。
▲为了应对创新低的生育率,韩国计划出台“30岁以下生三胎男性免服兵役”的政策,引发巨大争议。韩国网友认为这根本不现实,这是“为富家子弟打开免服兵役的方便之门”。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也批评称,“这是将女性当作生育工具”。据韩媒3月23日报道,韩国执政党宣布撤回这项计划。最终,向总统办公室提交的政策只包括将补助提高至18岁以下每人每月100万韩元(约合5300元人民币)等。▲据朝中社3月24日报道,朝鲜于21日至23日进行一系列军事训练活动,包括新型水下攻击武器系统试验,动用了名为“海啸”的核无人潜水攻击艇。报道称,潜水式核战略武器的使命是隐秘潜航到作战水域,进行水下爆炸形成超强力放射性海啸,破坏消灭敌人的军舰编队和次要作战港口。
旧事热线|029-88880000
新浪微博|@华商报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